-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上了“绿围脖”
近半个世纪,历经数十万人的努力,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终于被“围”了起来。这一奇迹的背后,使用了怎么样的创新技术?发生了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
人民网 25-04-15分享智能助力“三北”治沙
“三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区域。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这里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智能化机械的广泛应用是近两年来“三北”治沙的一大亮点。
《瞭望东方周刊》 25-03-24分享塔克拉玛干沙漠被锁记
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接续奋斗,发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既与沙相搏,也与沙为伍,使得绿色不断延伸,守卫着祖国的生态屏障。
中国农网 25-03-12分享三大沙漠边缘筑起“绿色防线”
内蒙古日报 25-03-05分享寒冷荒漠地区防沙治沙有了新工具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科研团队在防沙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寒冷荒漠地区的防沙治沙工作带来了有效工具。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工业作物和产品》。
中国科学报 25-02-20分享找准乌兰布和沙漠“锁边”治理的契合点
作为我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片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处贺兰山—狼山生态屏障之间,是西沙东移的主要通道。
学习时报 25-02-10分享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和经验受到世界瞩目
光明日报 25-01-23分享青海摸清“沙戈荒”发电潜力
近年来,青海在加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光伏治沙,让曾是不毛之地的戈壁荒滩成为光伏产业聚集的“金窝窝”。
人民日报 25-01-15分享中国经验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宝贵借鉴
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树立典范。
国际在线 25-01-06分享关闭